advertisement

個人護理濕紙巾用途廣泛,嬰幼兒、小朋友,長者等人士更是最常使用。消費者委員會(下簡稱消委會)今日出版的月刊中,刊登了20款個人護理濕紙巾的測試報告,測試發現1款樣本的細菌含量超標近500倍,1款樣本所含溶液的酸鹼值低於內地《濕巾標準》的下限,容易引起皮膚痕癢或炎症。2款樣本含有可致敏的化學物,有機會令使用者皮膚敏感。另外,20款測試濕紙巾中,其中8款獲消委會評為五星。

消委會濕紙巾
消委會測試了20款市面常見濕紙巾。

 

消委會濕紙巾報告:20款中8款獲評五星

測試顯示,全部樣本中,共有8款濕紙巾獲五星最高整體評級,包括「屈臣氏watson」、「思詩樂Suzura」、「特柔Feather So」、「阿布泰Aboutha」、「維達Vinda」、「強生Johnson's」、「順順兒Soondoong」及「Lec.Be For Baby & Kids」。

是次測試涵蓋市面上20款較常見的個人護理濕紙巾樣本,用途以清潔身體為主,全部均沒有具消毒效能的聲稱,部分樣本包裝標示「純水」、「手口專用」等字眼,大部分聲稱適合用於嬰幼兒。除1款樣本屬獨立包裝(每包裝為2張),以及2款樣本屬小包裝(每包裝有10張或20張)外;其餘樣本每包裝有60張至100張不等,每張濕紙巾售價介乎$0.12至$0.8不等,相差逾5倍半。

 

消委會濕紙巾報告:1款樣本細菌含量超標近500倍

測試發現,20款樣本均沒有檢出大腸菌群、綠膿杆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鏈球菌及任何真菌,惟其中「DAISO」驗出的細菌菌落總數高達100,000cfu/g,超出內地《一次性使用衞生用品衞生標準》所列上限(200cfu/g)近500倍,反映樣本於未開封前可能已經受到微生物污染。

消委會指,即使並非所有細菌皆是可引致傳染病的病原細菌,使用含過量細菌的濕紙巾清潔面部、眼睛、嘴巴、私密部位等,仍有機會出現細菌感染,導致結膜炎、腸胃炎或喉嚨紅腫、發燒等症狀,尤其使用者大多為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及長者,風險會較高。

 

消委會濕紙巾報告:2款濕紙巾檢出可致敏化學物及防腐劑

測試顯示,「759阿信屋」樣本驗出0.0015%游離甲醛,釋出的游離甲醛接觸到皮膚後,可能會刺激皮膚、眼睛及引起炎症等。

測試亦發現,「nepia」樣本檢出2種對羥基苯甲酸酯,包括0.039%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及0.021%對羥基苯甲酸乙酯,惟總含量並未有超出歐盟0.8%的上限。有海外研究亦指出,此成分的特性與雌激素相似,可能會干擾內分泌系統,消費者宜避免使用含有此類防腐劑的產品。

 

消委會濕紙巾報告:樣本含水量差異大

全部樣本的含水量均高於內地標準的最低要求1.7倍,惟樣本間的含水量差異頗大。當中以「思詩樂」的含水量最高,達到6.1倍;其餘樣本的含水量介乎2.2倍至3.7倍。

 

消委會濕紙巾報告:5款明確標示物料獲讚

測試中只有5款樣本於包裝標示所用纖維物料,包括「屈臣氏watson」、「思詩樂Suzura」、「順順兒Soondoong」、「C&Z」及「DAISO」,消委會促請其他廠商效法,讓消費者能了解產品的環境友善程度。

消委會濕紙巾

消委會濕紙巾選購及使用4大貼士:

濕紙巾開封後要避免存放太久,雖然大部分產品有可重複使用的貼紙作封口,但密封程度未必可以完全隔絕細菌入侵,有機會造成衞生問題。

每次抽取濕紙巾後應妥善將開口封好,確保貼紙四周緊貼包裝,有助減少細菌污染未用的濕紙巾,亦可減慢水分蒸發的速度,並防止塵埃或昆蟲等異物進入包裝內。

避免觸碰封口貼紙黏貼的部分,因為手指上的油脂及微塵會降低貼紙的黏力,影響密封程度。

獨立包裝設計的濕紙巾可以減少受細菌污染的機會,但亦會產生更多包裝廢物。消費者在選擇大包裝或小包裝的濕紙巾時,可以先考慮自己的使用習慣,於便利程度與環保之間取得平衡。